事故是指在使用、运输或人为因素造成危险化学品、有毒物质、放射性物质泄漏从而导致大面积空气、地面、地下、水体污染及人员的伤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破坏公共秩序的事件。
泄漏事故的处置是各类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的难点。我们消防应对的是家用燃气、输配管线泄漏、生产线泄漏及道路运输泄漏,消防通常任务是: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危险源,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3、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一、泄漏事故特点
重大事故所具有的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广的特点,也决定了救援行动必须达到迅速、准确和有效,因此,救援工作职能实行统一指挥下的分级负责制,以区域为主,并根据事故的发展情况,采取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发挥事故单位及地区的优势和作用。
泄漏事故应急救援又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靠某一个部门是很难完成的,必须把各方面的量组织起来,形成统一的救援指挥部,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安全、救护、消防、环保、卫生、质检等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迅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应急救援,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损失。
根据化学泄漏物质特有的毒性作用及其理化性质,决定其主要特点如下:
1、造成大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外泄,引起燃烧、爆炸,产生的有毒气体只要吸入几口就可致人死亡或窒息,有毒气体可以迅速扩散,无孔不入。一般居民由于缺乏对化学事故防 护的常识和思想准备,而且发生突然,毒性作用迅速,往往在事故发生后来不及采取防护措施,有毒气体通过呼吸道、眼睛、皮肤粘膜等引起中毒。
2、扩散迅速、受害广泛
泄漏事故发生后,有毒有害化学品通过扩散可污染空气、道路、水源和设施。有毒有害气体还可随风扩散,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内扩散至几百米或数千米远,危害范围可达几十平方米至数平方千米,引起中毒;
3、污染环境、不易洗消
化学事故以其毒性作用会引起人体皮肤、组织廉烂、呼吸困难、惊厥、昏迷。有些气态毒物看不见、摸不着; (如杭州6.4苯酚泄漏事故,因事发时正逢暴雨影响,导致部分泄漏苯酚随雨水流入新安江)、
4、涉及面宽,影响较大
城市一旦发生特大化学泄漏事故,污染区需要隔离,交通实施封锁,要动员大量人力、物力进 行救援,这样势必影响城市综合功能。例如交通要道被迫管制,居民必须疏散撤离,生活节 奏受到破坏,企业生产将被停止、打乱或重建,除了动员企业本身、本地区社会力量进行救援 外,邻近省区也将就物力、财力及人力上进行救援。严重的化学事故除了涉及社会各方面, 还可能损害国家声誉,在国际上也会引起负面影响。(如2005.11.13,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制塔发生泄漏爆炸事故,造成6人失踪,2人重伤,20多人轻伤)
二、泄漏事故种类
1、家用燃气、输配管线泄漏事故;
2、瓶、桶、罐装等泄漏事故;
3、道路运输槽车泄漏事故;
4、生产线、法兰、管线、反应釜(塔)及冷却装置等泄漏事故;
5、核泄漏事故;
6、其它泄漏事故(人为投毒事故)。
三、泄漏事故处置基本程序
1、接警出动
根据警情,集中调集所需人员、装备,并视情请求上级指挥部门调动相关力量,安全迅速地赶赴现场。
出动途中要对事件性质预先估测判断
1、出动途中要与指挥中心时刻保持通讯联络,及时了解事件现场或事件性质的具体况;
2、必要情况下还要通过指挥终端传输相关的信息资料,以便提前做好各种准备;
3、针对现场估测和情况判断,提前酝酿或预先部署救援方案,提出注意事项,让参战官兵及早从思想上进入临战状态“不打无准备之仗”。
专用装备
各专业救援队在救援装备的配备上,除了本着实用、耐用和案例的原则外,还应及时总结经验自己动手研制一些简易可行的救援工具。
如果没有足够的设备与物质保障,例如消防设备、个人防护设备、清扫泄漏物的设备,设备选择不当将导致对应急人员或附近的公众造成严重的伤害,即使受过很好的训练的应急队员也无法减缓紧急事故。
2、询情侦察
事故处置的第一步工作是对事故情况的初始评估。初始评估应描述最初处置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几分钟里观察到的现场情况,初始评估是由现场指挥者和处置人员共同决策的结果。
在事故处置行动开始前,应首先收集到下列信息:
(1)正在泄漏的化学品种类;
(2)泄漏源的位置;
(3)泄漏过程的描述;
(4)泄漏的后果;
(5)蒸气云是否存在及其位置;
(6)蒸气云是否可燃;
(7)蒸气云下风向的细节;
(8)泄漏是否可以控制;
(9)是否存在火源以及火源的位置;
( 10)估计控制需要时间;
( 11)是否需要额外援助。
在事故现场附近,应该注意发现前兆异常:
(1)当发现有色气体或液体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并伴有怪味时。
(2).当发现大批人员同时出现头痛(晕)、心悸、烦闷、呼吸困难、呕吐、视物模糊、有剌激感、惊厥、抽筋、步履蹒跚等不适症状时。
(3)动物异常、数量大、范围广。例如:
1)当发现许多蜂、蝇、蝴蝶等昆虫飞行不稳、抖翅、挣扎时。
2)当发现大量青蛙、麻雀、鸽子、家禽、家畜等出现眨眼、散瞠、缩睡、流口水、站立不 稳、呼吸困难、抽筋时。
3)当发现很多鱼、虾、蚂璜等水生物活动加快、乱蹦乱爬,尔后活动困难时。
4)植物异常当发现许多种类植物的颜色发生变化时。
在上述地区出现以上宏观异常时,可能是化学事故早期征候。
处理危险物质泄漏引发的事故的关键是确定事故物质。没有确定物质之前,没法采取 适当正确的行动。初始评估的事故现场指挥者要和操作人员交流,以确定所包含的物质,识别事故发生的原因。掌握事故的原因有助于处置人员减轻或控制事故。
化学毒物对人员产生大规模的毒害作用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和制约:
(1)毒物理化性质
气态毒物危害快、范围广;液态毒物气化率愈高,基危害性愈大;固态毒物危害性相对较小。
(2)现场气象要素
气象要素主要指发生化学事故时现场的微小气象条件,如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雨雪及垂直稳定度等。气温高,易使毒物挥发成蒸气;湿度大(如雾日、降雨)则使毒气不易扩散;风向决定毒气云传播的方向;风速在1~5m/s时, 能使毒气云团扩散,因而危害最充分,过慢则毒气易滞留,过快则可能加速毒气云团扩散面减少伤害;雨雪可对有毒物质起到冲刷、稀释和覆盖作用;垂直稳定度是指两个不同高度上的气温差数,一般用离地2米高处的气温减去离地面0.5米高处的气温面求得,可分为:对流(上冷下热)、逆温(下冷上热)、等温(上下几乎相等)三种情况。
(3)地形地物
地形、地物既可屏蔽毒物,又可改变风向和风速,因而可对毒气云团的传播方向和速度发生直接影响。
1、如毒气遇独立的低矮房屋时可从两侧或屋顶通过;
2、如遇连续排列的建筑物时,可沿街道和里弄空隙通过;
3、如遇高层建筑物时,由于两侧风速较大,毒气云团可迅速通过并扩散;
4、如毒气遇低矮建筑、密集背风街道与庭院、封闭里弄、通风不良的房屋时,毒气最易滞留,染毒浓度较高;
而城市的绿化地域也能减缓毒气传播速度,使毒气滞留,故救援队伍不能停留,居民应尽快疏散。
3、防 护
(1)根据泄漏物品的毒性及划定的危险区域,确定相应的防护等级。
(2)防护参考等级划分标准(见表)
气体类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防护参考等级
危险区 毒类 | 重度危险区 | 中度危险区 | 轻度危险区 |
剧毒 | 一级 | 一级 | 二级 |
高毒 | 一级 | 一级 | 二级 |
中毒 | 一级 | 二级 | 二级 |
低毒 | 二级 | 三级 | 三级 |
微毒 | 二级 | 三级 | 三级 |
(3)气体类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防护参考标准(见表)
级别 | 形式 | 防化服 | 防护服 | 防护面具 |
一级 | 全身 | 内置式重型防化服 | 全棉防静电内外衣 |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
二级 | 全身 | 封闭式防化服 | 全棉防静电内外衣 |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
三级 | 呼吸 | 简易防人服 | 战斗服 | 简易滤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 |
事故指挥部建立位置选择:
(1)位于通风地带;
(2)根据风向确定安全距离;
(3)观察事故要有良好视野;
(4)有足够空间开展应急操作。
4、检 测
危险物质的检测实际上是对事故及事故起因的探测。第一种方法是由两个人组成的小 组在远离(在逆风向的较高位置,并且确保他们不会接触危险物质)事故现场的地方测定发 生事故的物质;第二种方法可能更危险些,要求两名检测人员组成的小组,到事故区域进行状况评估。
需要检测和了解的情况包括:
(1)所涉及到物质的类型和特性。例如,闪点、燃烧值、蒸气密度、蒸气压力、可溶性、活 性、pH值、相容性、燃烧的产物。
(2)泄漏、反应、燃烧的数量。
(3)密闭系统的状况,例如,当前的压力和温度(特别是在不正常的情况下)、容器损坏 的数量和类型、正在进行中的反应泄漏的后果。
(4)控制系统的控制水平和转换、处理、中和的能力。
5、设立警戒(建立现场作战区域)
在初始检测评估阶段,另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划定一个现场作战区域。在这个区域明确处置人员可以实施作业,并且能够统计进出事故现场的人员。
在初始评价阶段确定作战区域时,主要根据事故的危害、天气条件(特别是风向)和位置 (作战区域和人员位置要高于事故地点)。在设立作战区域时,要确保有足够的空间。开始时所需要的区域要大,必要时可以缩小。
设立的三类作战区域:危险区域、缓冲区域、安全区域。
危险区域:是把一般人员排除在外的区域,是事故发生的地方。它的范围取决于事故级别的范围以及清除行动的执行。只能有特殊装备(一级防护)的处置操作人员能够在这个区域作业。所有进入这个区域的人员必须在安全人员和指挥者的控制下工作。还应设定一个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后援人员帮助的紧急入口。
环绕危险区域:是缓冲区域(轻危区域),也是进行净化和限制通过的区域。在这里污染将会受到净化,可称之为入口通道,只能是二级防护的人员可以在这里工作。
第三个区域是安全区域(也叫做支持区域):这个区域是指挥和准备区域。它必须是安全的,只有处置人员和必要的专家能在这个区域。
第三个区域是安全区域(也叫做支持区域):这个区域是指挥和准备区域。它必须是安全的,只有处置人员和必要的专家能在这个区域。
警戒区划分的方法一
警戒区划分的方法二
感官法:根据路面、草地、树木附着的一层冰或水珠以及飘移的雾气等确定警戒区域边缘。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空气中散发的气味来判断扩散的范围。对于上述迹象只能作为划分警戒区域的参考,用来调整即定法界定的范围。调整范围一般要遵循“只大不小”的原则。
警戒区划分的方法三
检测法:用有毒、易爆气体探测仪对警戒范围进行测定相对较为准确。探测仪报警值一般设定为爆炸下限或危险浓度的20%左右。探测仪可以检测重危区的气体浓度,也可以通过报警值来调整中危区和轻危区的界线。在检测点的选择上,不能只针对地上空气或地面低洼处,如果是道路交通事故,还应对事故点周围的道路窨井实施检测;如果介质流入河道,还应在其支流方向跟踪检测。
氯气槽车泄漏现场处置示意图
限制区域的大小、地点、范围将依赖于泄漏或事故的类型、污染物的特性、天气、地形、地势和其他的因素。在现场实时的观察、仪器的读数、多方面的参考资料能决定受控制区域的大小和程度。有关组织编制的运输应急指南、化学事故应急信息系统、应急预案指南、物质安全数据(MSDS)和其他的资料与信息也能帮助将建立控制区域。
其他的控制区域可能由现场内和现场外的防护区域组成。例如,疏散区域和掩体。应急预案应该包括决定疏散或进入掩体的原则。特殊行动修改或扩大保护性行动必须由应急指挥者决定。如果泄漏有可能向现场外扩展,指挥者应该及时与当地政府应急主管部门联系。
6、疏散救人(防护行动)
防护行动目的在于保护事故周围和附近公众的生命和健康。这些行动常包括:
(1)搜寻和营救行动;
此类行动通常由普通消防员执行。如果人员受伤、失踪或困在下风方向的建筑和单元中,就需要启动搜寻和营救行动。
进行营救行动的人员应该穿戴防护服。执行速度是至关重要的。在下风方向的区域内的营救行动是极困难和危险的。营救人员应编组作业,因为他们可能已经让毒气熏倒昏迷。这种行动大多需要小组联合行动,在行动过程中随时进行通讯联络是绝对必要的。此外,在进行营救行动前或过程中,需要实施防护行动,例如切断火源等。
(2)人员查点和集合区
重大事故处置现场可能要求多个中队指战员实行作战行动。无论采取什么行动,不能使任何人被遗漏,这很重要。这要求在现场随时进行人员查点。
非作战人员(附近的群众)的集合点应该预先指定。如果原有集合点不稳定或不安全,应指定其他的集合点。逃生路线和替代逃生路线也应该事前确定出来。天气条件,特别是风向,将确定最合适的逃跑路线,应该使用广播系统,向附近的群众进行通报。
(3)疏散
在发生重大毒气泄漏事故时,可能要求从事故影响区疏散人员到其他区域。在影响区域的人员都应配备应急逃生呼吸器。如果有毒物质泄漏能透过皮肤进入身体,还应该提供其他防护设备。人员应该横向穿过泄漏区下风以减少在危险区的暴露时间。逃生路线、集合点应清楚标识出来。此外,晚上应保证照明充足,便于安全逃生。同时应该设置风标和南北指示标志,让人员辨识逃生方向。
(4)现场安全避难
当毒物泄漏时,一般有两类保护人员的方法:疏散或安全避难。选择正确的保护方案要根据泄漏类型和有关标准,表2可作参考。
表2确定最佳防护行动的标准
防护方式 | 现场安全避难 | 疏散 |
毒 物 泄 漏 情 况 | 物品从容器中一次或全部泄漏,蒸气云迅速移动、扩散天气状况,促进气体快速扩散泄漏,容易控制没有爆炸性或易燃性气体存在。 | 大量物品长时间的泄漏容器,有进一步失效的可能,避难保护不够充分,持续火灾伴有毒烟,天气状况不利蒸气快速扩散 |
(5)危险区进出管制。
这些行动大多要求完善的准备和与各种应急组织和机构的广泛合作以便在应急中有效实施。此外实施某些行动,例如,疏散可能要求与许多轻度危险或无危险区人员的合作。这要求必须认真进行事先计划。
7、堵 漏
(1)根据现场泄漏情况,研究制定堵漏方案并严格按照堵漏方案实施。
(2)若易燃气体泄漏,所有堵漏行动必须采取防爆措施,确保安全。
(3)关闭前置阀门,切断泄漏源。
(4)根据泄漏对象,对非溶于水的液化气体,可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水垫层,缓解险情,配合堵漏。
(5)堵漏方法(见表)
气体类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堵漏方法
部位 | 形式 | 方 法 |
罐体 | 砂眼 | 使用螺钉加黏合剂旋进堵漏 |
缝隙 | 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黏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潮湿绷带冷凝法或堵漏夹具、金属堵漏锥堵漏 | |
孔洞 | 使用各种木楔、堵漏夹具、、黏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金属堵漏锥形堵漏 | |
裂口 | 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黏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堵漏 | |
管道 | 砂眼 | 使用螺钉加黏附合剂旋进堵漏 |
缝隙 | 使用外封式堵漏袋、金属封堵套管、电磁式堵漏工具组、潮湿绷带冷凝法或堵漏夹具堵漏 | |
孔洞 | 使用各种木楔、堵漏夹具堵漏、黏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堵漏 | |
裂口 | 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黏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堵漏 | |
阀门 | 使用阀门堵漏工具组、注入式堵漏胶、堵漏夹具堵漏 | |
法兰 | 使用专用法装填夹具、注入式堵漏胶堵漏 |
8、输 转
(1)利用工艺措施倒罐或放空
(2)转移较危险的瓶体
(3)容器盛接
(4)围堤覆盖
(5)筑堤引流
9、医疗救护
(1)现场急救
①将中毒者迅速撤离现场,转移到上风或侧上风方向的空气无污染地区;
②有条件时应立即进行呼吸道及全身防护,防止继续吸入中毒;
③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并给予氧气;
④立即脱去中毒者被污染的服装;皮肤污染者,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2)使用特效药物急救
(3)对症治疗
(4)严重者送医院观察治疗
24种常见化学毒物的分类
名称 | 急性毒性 | 致死剂量 | 允许值(mg/m3) | 毒物分类 | 备注 | ||
刺激 | 窒息 | 其他 | |||||
氯 | 高 | 5600mg/m3,10min | 1 | + | 呼吸 | ||
氨 | 低 | 3500—7000mg/m3,即时 | 30 | + | 呼吸 | ||
一氧化碳 | 低 | 11700mg/ m3,5min | 30 | + | 血液 | ||
光气 | 高 | 100—300/ m3,15—30min | 0.5 | + | 呼吸 | ||
硫化氢 | 高 | 1000mg/ m3,数秒 | 10 | + | 神经 | ||
二氧化硫 | 中 | 5240mg/ m3,立即窒息 | 15 | + | 呼吸 | ||
氰化氢* | 剧 | 100mg/ m3,1h | 0.3 | + | 血液 | ||
氯化氢 | 低 | 15 | + | 血液、呼吸 | |||
氮氧化物 | 中 | 1460mg/ m3,很快 | NO2为5 | + | 呼吸、血液 | ||
氟化氢 | 高 | 400—430mg/ m3,急性 | 1 | + | 呼吸 | ||
氯乙烯 | 低 | 30 | + | 麻醉 | |||
甲醇 | 低 | 50 | + | 神经、麻醉 | |||
苯* | 中 | 61000—64000mg/ m3,5—10min | 40 | + | 麻醉 | ||
硫酸二甲酯 | 高 | 0.5 | + | 糜烂 | |||
甲苯 | 低 | 71.4g/ m3,短时 | 100 | + | 麻醉 | ||
丙烯腈* | 高 | 1000mg/ m3,1—2h | 2 | + | 血液 | ||
甲醛 | 高 | 3 | + | 呼吸 | |||
苯乙烯 | 低 | 40 | + | 麻醉 | |||
溴甲烷* | 中 | 1 | + | 神经 | |||
二硫化碳* | 低 | 10 | + | 神经 | |||
二异氰酸甲苯酯 | 低 | 0.2 | + | 致敏 | |||
液化石油气 | 25—30g/ m3,0.5—1h | + | 麻醉 | ||||
汽油 | + | 麻醉 | |||||
原油 | + |
*除呼吸道吸收外,还易经皮肤吸收的有毒物质。
解毒药品与适用中毒症状
解毒药品名称 | 中毒症状 |
亚甲蓝注射液 | 解氰化物中毒 |
解磷注射液 | 解有机磷中毒 |
氯磷定注射液 | 解有机磷中毒 |
乙酰胺注射液 | 解氟乙酰胺中毒 |
青霉胺片 | 解金属中毒 |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 | 解乙醇及药物急性中毒 |
硫酸阿托品注射液 | 中毒抢救配套用药 |
高锰酸钾片 | 中毒抢救配套用药 |
季德胜蛇药片 | 解蛇咬中毒 |
10、洗 消
(1)在危险区与安全区交界处设立洗消站;
(2)洗消的对象;
①轻度中毒的人员
②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治疗之前
③现场医务人员
④消防和其他抢险人员以及群众互救人员
⑤染毒的装备及器具
(3)使用相应的洗消剂;
(4)洗消污水的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的检测,以防造成次生灾害。
洗消的方法有哪些?
1、化学消毒法:用化学消毒剂与有毒物直接起氧化氯化作用,使有毒物改变性质,成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方法:消毒剂水溶液装于水罐车内,开花或喷雾水流冲洗。
2、燃烧消毒法:用燃烧来破坏有毒物及其毒性。
不良后果:毒物挥发,造成邻近或下风方向空气污染。
3、物理消毒法:a 吸附 b 溶洗 c 机械转移
11、清 理
(1)用喷雾水、蒸汽、惰性气体清扫现场内事故罐、管道、低洼、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气(液);
(2)清点人员、车辆及器材;
(3)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四、特别警示
(1)进入现场必须正确选择行车路线、停车位置、作战阵地;
(2)应严格控制危险区域内的一切火源;
(3)应严格控制进入重危区内实施抢险作业的人员数量;
(4)严密监视液相流淌、气相扩散情况,防止灾情扩大;
(5)注意风向变换,适时调整部署;
(6)慎重发布灾情和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本文由欧盾科技有限公司 2021-03-17 转载于互联网,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于本站联系!
文章地址: 消防课程:泄漏事故处置 | 欧盾科技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 400-0789-119
北方大区 | 王经理:135 8835 3579
东北区 | 苏经理:135 8829 9505
华北区 | 张经理:135 8819 7592
华东区 | 徐经理:135 8801 6590
华东区 | 陈经理:135 8819 7592
南方大区 | 余经理:135 8801 6212
中南区 | 余经理:135 6712 5019
西南区|章经理:135 8819 7236
西北区|汤经理:135 8835 8251
华南区|漏经理:135 8829 9767
西南区|严经理:135 8839 3570
产品订制 | 余经理:135 6712 5019
在线留言